公民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,,我國公民道德建設不斷推進——道德規(guī)范不斷完善,,道德實踐不斷加強,。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,公民道德建設又上了一個新臺階:助人為樂、樂善好施,、扶老攜幼等美德隨處可見,,道德模范不斷涌現;“最美教師”“最美醫(yī)生”“最美村官”“最美少年”“最美媽媽”“最美司機”等受到全社會尊崇,,人們的思想覺悟,、道德水準、文明素養(yǎng)不斷提高,。
進入新時代,,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,對公民道德建設提出更高要求,。與時俱進,,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,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,,是時代的呼喚,、人民的心聲。出臺《綱要》,,就是要把培養(yǎng)時代新人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,,促進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、價值理念,、道德觀念上緊密團結在一起,,激發(fā)實干奮斗精神,為實現國家富強,、民族振興,、人民幸福凝聚強大力量。
宋代大文豪蘇軾曾說:“國家之所以存亡者,,在道德之淺深,,不在乎強與弱。歷數之所以長短者,,在風俗之厚薄,,不在乎富與貧?!钡赖录仁钦{節(jié)社會矛盾的利器,,也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良師。它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和人們內在的意志力量,,能夠引導人們正確地認識自己,,對家庭、對他人,、對社會,、對國家承擔應有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,。近年來,,從全國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,,到我們身邊的“最美”人物,崇德向善的力量不斷為社會文明進步注入正能量,。
新時代要有新風貌,,更要有新作為。應當看到,,隨著新事物,、新問題、新矛盾不斷涌現,,公民道德建設也面臨著新挑戰(zhàn),。正如《綱要》所指出的,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蝕和網絡有害信息影響,,道德領域依然存在不少問題,。這說明,道德建設“沒有完成時,,只有進行時,,永遠在路上”。
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,,從國家和社會層面來說,,要在深化道德教育引導、推動道德實踐養(yǎng)成,、發(fā)揮制度保障作用等方面有新作為,;從個人層面來說,要堅持積善成德,、從我做起,,見賢思齊、強化修為,,弘揚時代新風,,以“小我”融入“大我”,將“小善”匯聚成“大善”,,進而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,、德行天下的時代風尚。